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公示名单,全国共有60件地理标志拟入选,其中包含洞庭(山)碧螺春茶、太平猴魁茶、坦洋工夫、张家界莓茶、英德红茶、横县茉莉花茶、普安红茶等七个茶品牌。 (以上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据悉,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是国家知识产...
10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入选《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的全国60个地理标志进行了公示,“坦洋工夫”成功入围,这是继“福鼎白茶”入选《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后,第二个纳入名录管理的宁德市地理标志。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项目分配、部门协作、政策落地等...
近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 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 联系指导名录公示名单 全国共有60件地理标志拟入选 “坦洋工夫”位列其中 成为福建省3个入选地理标志之一 宁德市唯一入选地理标志 “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 “坦洋工夫”茶原产于坦洋村而得名,列“闽红”三大工夫之首,系中国红茶的极品,曾是英...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已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双边协议,是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取得的重要务实成果。 即日起,农参在地标专栏增设《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100个中国产品展播,分享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 今日聚焦:坦洋工夫。 近年来,“坦洋...
原标题:坦洋工夫 漂洋过海有“功夫” 当年坦洋工夫红茶装箱出口的场景(资料图) 坦洋村口矗立着印有“中国·坦洋”字样的碉楼 山清水秀坦洋村 近日,宁德福安白云山茶博物馆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风景区开馆,馆内陈列了500多件清乾隆年间至近代的福安制茶工具、茶银票等藏品,引得游客频频驻足,了解福安悠久的制...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增进民众对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认知,提高对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自觉性,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6月16日,第十八届“坦洋工夫”杯斗茶赛在福安市举办。 活动现场,由福建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221个坦洋工夫茶茶样进行审评,其中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茶样92个,花果香型红茶样129个。 专家们从茶叶的外形、汤色、滋味等方面进行认真评选,评出本届斗茶赛茶王、大金奖、金奖,并另设专家推荐产品奖若...
(八闽千姿) “坦洋工夫”新茶事 百年茶香飘四海 中新社福建宁德8月15日电 题:“坦洋工夫”新茶事 百年茶香飘四海 作者 吕巧琴 吴允杰 早在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当时欧洲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如今,“坦洋工夫”红茶再度声名远播,香飘四海。 2007年12月,在第十...
原标题:坦洋工夫:百年茶香飘五洲 坦洋村口矗立着印有“中国·坦洋”字样的碉楼。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之抖青技艺展示 茶山环绕下的坦洋村 近日,福安白云山茶博物馆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风景区开馆,馆内陈列的500多件制茶工具、茶银票等藏品,引来游客频频驻足。不少游客选择在坦洋工夫茶体验区,动手体验非遗制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