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北苑贡茶:宋代名茶产地历史沿革

大茶壶·网媒

北苑贡茶:宋代名茶产地历史沿革

一、北苑贡茶的起源与发展

北苑贡茶,又称龙凤团饼,是中国宋代名茶,产于福建建安境内的北苑。北苑贡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唐朝时期,建安茶叶就开始受到朝廷的重视,并被列为贡品。到了宋代,北苑贡茶更是名声大噪,成为宋朝皇帝御用的贡品。

北苑贡茶的兴起与宋朝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商业贸易非常发达。北苑贡茶作为一种名贵茶叶,自然也受到了商人的青睐。在商人的炒作下,北苑贡茶的价格一路飙升,成为宋朝最昂贵的茶叶之一。

北苑贡茶之所以受到宋朝皇帝和文人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北苑贡茶茶叶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馥郁芬芳,滋味甘醇爽口,喉韵悠长。此外,北苑贡茶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暑、消食化滞、止泻痢。

二、北苑贡茶的制作工艺

北苑贡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焙火等多个步骤。

1. 采摘:北苑贡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此时茶叶的嫩度适中,品质较好。采摘时,要选择一芽两叶或一芽一叶的嫩芽,并注意不要损伤叶片。

2. 萎凋:采摘后的茶叶需要经过萎凋,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茶叶更加柔软。萎凋一般在阴凉通风处进行,时间约为12-24小时。

3. 杀青:萎凋后的茶叶需要经过杀青,以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防止茶叶变色。杀青一般采用炒制的方法,时间约为3-5分钟。

4.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以使茶叶中的汁液渗出,并使茶叶成型。揉捻一般采用手工揉捻的方式,时间约为10-15分钟。

5. 焙火:揉捻后的茶叶需要经过焙火,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并使茶叶香气更加浓郁。焙火一般采用炭火焙火的方式,时间约为1-2小时。

三、北苑贡茶的产地

北苑贡茶的产地在福建建安境内的北苑。北苑位于建安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是一个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台地。北苑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北苑贡茶的产地从唐朝一直延续到宋朝。到了元朝,北苑贡茶的生产开始衰落。明朝时期,北苑贡茶的生产基本停止。直到清朝末年,北苑贡茶的生产才得以恢复。

四、北苑贡茶的衰落

北苑贡茶的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气候变化:北苑贡茶的产地北苑的气候在元朝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干燥寒冷。这种气候变化不利于茶叶的生长,导致北苑贡茶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2. 战乱:元朝末年,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这种战乱也波及到了北苑贡茶的产地,导致北苑贡茶的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 政治因素:明朝建立后,出于政治考虑,禁止了北苑贡茶的生产。这一禁令导致北苑贡茶的生产基本停止。

4. 经济因素:明朝中后期,中国经济开始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北苑贡茶这种奢侈品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场。

五、北苑贡茶的复兴

北苑贡茶的复兴始于清朝末年。清朝末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复古风潮,人们开始重新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产生兴趣。在这种背景下,北苑贡茶的生产也得以恢复。

清朝末年,福建省建瓯县的茶农陈荣贵在北苑重新种植了茶树,并成功地恢复了北苑贡茶的生产。1900年,陈荣贵将北苑贡茶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品尝后大加赞赏,并赐予了陈荣贵“贡茶状元”的称号。

北苑贡茶的复兴,标志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复兴。如今,北苑贡茶已经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深受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