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今茶道大观,蔡襄《茶录》前言欣赏

大茶壶·网媒

古今茶道大观:蔡襄《茶录》前言欣赏

蔡襄《茶录》前言原文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樵苏,一啜而烦襟立开,唯茶为然。盖苦去于燥,甘发于和,热退于清,独为至洁,宜其价高而味重。唐人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眠,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故植者岁以为常,收者禄以为入,贩者市以为迁,烹者资以为礼。

自三皇之世,饮茶既久,闻于唐之贞观也。吴地始称茶圣。茶圣者,陆羽也。羽嗜茶,且工茗饮之法,著《茶经》三卷,辨茶之佳恶,论汤之美恶,兼言器之粗精。采制之宜,煮饮之法,无不精备,学者宗之,或以为神,至今好事家,往往藏其器于囊箧中,此茶道之兴乎。

自唐以来,盛行不衰,历宋、元、明、清,诸家竞起,著书立说,茶之艺益精,更融合易、儒、释三家精神,形成独具一格的茶文化。茶道中,讲究茶叶的选择、茶具的选择、冲泡方法、品尝方式,以及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在宋代,茶道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茶人,如蔡襄、黄庭坚、苏轼、米芾等,他们不仅精于品茶,而且对茶道有深入的研究,著有茶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莆田)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录》一书,对宋代茶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茶录》共有三卷,主要内容包括:茶叶的产地、品质、采摘、加工、储存、冲泡、品尝等,以及茶具的选择、茶室的布置、茶艺的表演等。蔡襄在《茶录》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盖苦去于燥,甘发于和,热退于清,独为至洁”等,这些见解对后世茶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襄在《茶录》前言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樵苏,一啜而烦襟立开,唯茶为然。盖苦去于燥,甘发于和,热退于清,独为至洁,宜其价高而味重。”这段话是对茶的功效和价值的精辟概括,也是蔡襄茶道思想的集中体现。

蔡襄认为,茶性寒,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食化痰等功效,是精行俭德之人的理想饮品。他特别强调了茶的“至洁”之性,认为茶是唯一一种能够让人身心清净的饮品。茶的“至洁”之性,不仅体现在其本身的性质,也体现在茶叶的采摘、加工、储存、冲泡、品尝等过程中。蔡襄对茶道仪式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讲究,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仪式,才能真正品味到茶的真味。

蔡襄的《茶录》前言不仅是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它对后世茶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茶道 大观 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