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陆羽《茶经》规制茶具与茶仪,铸就茶文化千年典范

大茶壶·网媒

陆羽《茶经》规制茶具与茶仪,铸就茶文化千年典范

陆羽《茶经》规制茶具与茶仪,铸就茶文化千年典范。

陆羽《茶经》,又称《茶经三百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科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羽在《茶经》中不仅详细论述了茶叶的种植、加工、品饮等方面的知识,还对茶具和茶仪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整理,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茶具

陆羽《茶经》中记载了多种茶具,包括茶碗、茶釜、茶碾、茶罗、茶筅、茶匙、茶架、茶盘等。这些茶具各有其用途,在茶叶的加工、烹煮、品饮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茶碗:茶碗是盛放茶汤的器皿,也是品饮茶叶的主要器具。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碗的材质、形状、大小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茶碗应该以陶土为佳,形状以圆形为宜,大小以适中为度。

茶釜:茶釜是煮茶用的器皿,一般由陶土或金属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釜的款式、容量、火力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认为茶釜应该以腹部宽大、口小腹大的款式为佳,容量应该以能够一次煮出所需的茶汤为度,火力应该以文火慢煮为宜。

茶碾:茶碾是将茶叶碾碎成粉末的工具,一般由石材或金属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碾的款式、大小、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茶碾应该以石磨为佳,大小以适中为度,用法应该以顺时针方向碾磨为宜。

茶罗:茶罗是将茶粉筛去粗末的工具,一般由竹片或金属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罗的款式、大小、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茶罗应该以竹片编织为佳,大小以适中为度,用法应该以轻轻抖动为宜。

茶筅:茶筅是将茶粉和水搅拌均匀的工具,一般由竹片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筅的款式、大小、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茶筅应该以竹片削制为佳,大小以适中为度,用法应该以上下搅拌为宜。

茶匙:茶匙是取用茶粉的工具,一般由竹片或金属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匙的款式、大小、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茶匙应该以竹片制成,大小以适中为度,用法应该以轻轻舀取为宜。

茶架:茶架是放置茶釜和茶碗的器皿,一般由竹片或金属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架的款式、大小、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认为茶架应该以竹片编织为佳,大小以适中为度,用法应该以放置在稳固的位置为宜。

茶盘:茶盘是盛放茶碗和茶具的器皿,一般由竹片或金属制成。陆羽在《茶经》中对茶盘的款式、大小、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茶盘应该以竹片编织为佳,大小以适中为度,用法应该以放置在桌子上为宜。

茶仪

陆羽《茶经》中记载了多种茶仪,包括选水、择地、备器、候汤、烹茶、品茶等。这些茶仪各有其讲究,在茶叶的加工、烹煮、品饮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选水:陆羽在《茶经》中认为,茶水的好坏对茶汤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泡茶应该选用清澈甘甜的泉水或井水,河水和湖水不宜泡茶。

择地:陆羽在《茶经》中认为,泡茶应该选择幽静雅致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味茶香。他认为,泡茶应该选择在山林、庭院、斋房等地,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茶道之趣。

备器:陆羽在《茶经》中认为,泡茶应该准备齐全的茶具,这样才能更好地烹煮茶叶。他认为,泡茶应该准备茶碗、茶釜、茶碾、茶罗、茶筅、茶匙、茶架、茶盘等茶具,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茶道之趣。

候汤:陆羽在《茶经》中认为,泡茶应该掌握好水温,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茶香。他认为,泡茶应该用文火将水烧至80-90摄氏度左右,这样才能更好地烹煮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烹茶:陆羽在《茶经》中认为,泡茶应该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投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味茶香。他认为,泡茶应该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品质决定用量,投放方式应该以散投为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茶香。

品茶:陆羽在《茶经》中认为,品茶应该掌握好茶汤的温度和饮用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茶道之趣。他认为,品茶应该在茶汤稍凉后饮用,饮用方式应该以小口慢咽为宜,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味茶香。

陆羽《茶经》中规制的茶具和茶仪,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茶具和茶仪不仅是茶叶加工、烹煮、品饮的工具,也是茶道之趣的载体,在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