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正文

干支茶病的关键

大茶壶·网媒

干支茶病的关键

茶病是茶树生产中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害,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重大影响。干支茶病是茶病中的一种,主要侵染茶树的树干和枝干,导致茶树出现龟裂、溃烂和流胶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茶树枯死。

病害症状

干支茶病的典型症状包括:

树皮龟裂:茶树树皮上出现纵向或横向裂缝,裂缝边缘不整齐,呈灰褐色。

溃烂:裂缝处逐渐扩大,形成溃烂斑,表面呈深褐色,木质部腐烂。

流胶:溃烂斑处流出红褐色的胶液,胶液粘稠,干燥后形成硬壳。

枯萎:严重时,茶树受侵染部位枯萎,叶片黄化脱落,最终导致茶树死亡。

病原菌

干支茶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其中最常见的是茶树皮孔菌和茶树瘤枝病菌。这些真菌通过伤口或自然孔洞进入茶树体内,侵染树皮和木质部,导致茶树组织坏死。

传播途径

干支茶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伤口感染:茶树受到修剪、冻害或其他机械损伤时,为病原菌提供了入侵途径。

病菌残留:感染的茶树残枝败叶中残存着病原菌,可以传播病害。

风力传播:病原菌孢子可以随风传播,感染健康茶树。

防治措施

防治干支茶病的关键措施包括:

加强修剪:及时修剪病枝和枯枝,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合理施肥:保持茶树营养充足,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及时防治其他病害:其他病害可对茶树造成伤口,增加干支茶病的感染风险。

药剂防治:在发生干支茶病时,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控制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