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现宋代经典:展青茶叶,舌尖上的传奇
- 百科
- 2024-09-28 07:50:01

宋韵茶香
宋代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展青茶叶更是独树一帜。重现宋代经典之作,让我们得以重温舌尖上的传奇,领略中华茶艺的魅力。
茶叶传奇
展青茶叶,又称芽茶或芽头,源于宋代。其得名于宋代名将韩世忠的部下张俊,因其善于辨识名茶,故称"展青"。展青茶叶以嫩芽为原料,采摘时必须细心,极耗人力物力,故而珍贵。
宋人讲究茶叶品质,对展青茶叶更是推崇备至。欧阳修曾在《集古录跋尾》中赞誉道:"芽茶最贵,芽茶尤重嫩芽。"苏轼也曾在《次韵子由十一首》中写道:"春风不管江南雨,野水桃花胜展青。"
独特的工艺
展青茶叶制作工艺复杂,极具匠心。宋代《大观茶论》中详细记载了其采摘、制作方法。采摘时,需择晴朗天气,于谷雨前后采摘嫩芽。制作时,需经摊晾、炒制、烘焙等数道工序,方可制成成品。
其中,炒制是关键步骤。宋人讲究"火候定滋味",炒制过程中需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使茶叶既不失香气,又不会过火而苦涩。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总结道:"炒青不熟,则味有草气;炒熟则焦,有火气。"
宋韵茶艺
宋人饮茶风雅,讲究茶艺。他们认为品茶不仅是味蕾的享受,也是一种心性修养。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见茶肆林立,茶客络绎不绝。
宋人品茶,讲究"点茶法"。点茶法源于唐代,宋代得到了发展。点茶时,先将茶饼碾成细末,再用沸水冲点,待茶汤凝结后,用茶筅击拂,直至茶汤浓稠,出现乳沫。
文化传承
展青茶叶不仅是宋代茶文化的代表,更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宋代,茶文化与诗歌、绘画、书法等交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尚。
时至今日,展青茶叶仍是中华茶文化中的珍品。其制作工艺经过代代传承,不断创新发展。如今,品茗展青茶叶,不仅是味觉的享受,也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
上一篇:
茶叶如人,品茗辨性格
下一篇:
茶叶魅力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