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韵流芳 古诗词中的清香印痕
- 百科
- 2024-10-04 14:40:01

茶香悠悠,诗韵流芳
自古以来,中国茶文化与诗文佳作交相辉映,留下了众多茶韵流芳的名篇佳作。唐代诗人卢仝《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茶香氤氲,激发诗人的灵感,赋予诗词以清香之韵。
茶香四溢,唤醒感官
唐代许浑《乌龙潭》中描述:“种茶山顶翠如云,谷雨烹煎引嫩春。芳香溪入石鼎沸,湿香云护水晶盆。”茶香四溢,弥漫山间,唤醒诗人的嗅觉和味觉。茶汤沸腾,香气如云雾,笼罩着水晶杯,令人陶醉不已。
茶香不仅愉悦感官,更能提神醒脑。陆游《煎茶》中写道:“水温击瓯响似琴,白芽殷殷舞汤宾。鹧鸪声里春风暖,一炷沉烟坐引真。”茶水击瓯,发出美妙的琴音,茶芽在汤水中翩翩起舞。诗人沐浴在春风中,品茗焚香,心旷神怡,领略茶韵的真谛。
茶汤清澈,洗涤心灵
苏轼《后赤壁赋》中写道:“酌酒以自宽,观月而玩世。延伫乎吾将返,遥望乎吾将济。回首崖畔,月在东,山在西,庆流在南,北风在北。”茶汤清澈如水,带来心灵的洗涤。诗人面对美景,品茗赏月,了却心中烦忧,感受天地之浩渺,洗净尘俗之气。
茶汤的清澈,也代表着诗人的心境。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拜访故人,品茗闲聊。在绿树青山的环绕中,饮茶谈心,忘记俗世的喧嚣,享受心灵的宁静。
茶道幽远,寄情山水
唐代裴迪《茶山》中写道:“幽人倚幽石,独卧苍苔间。松声随隐水,茶香入曲湾。”诗人寄情山水,在幽静的茶山品茗。松风阵阵,茶香袅袅,诗人融入自然,感悟人生的真谛。
茶道幽远,与山水相融。宋代苏轼《惠山泉水歌》中写道:“道人晓汲新泉水,带月荷锄归。味美胜乳酪,寒香欺陆羽。”泉水清澈甘甜,茶香馥郁芬芳。诗人在惠山泉水旁品茗,感受到天地之气,领略茶道的真趣。
茶品人格,寄托情怀
唐代王维《酬郭四郎中》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茶品如人格,寄托着诗人的情怀。诗人在幽静的山林中独坐弹琴,明月相伴。茶汤清香,品茗赏乐,诗人寄情山水,表达出超脱世俗的胸怀。
茶品与人格相得益彰。宋代朱熹《观茶》中写道:“半规新月堕中天,白毫含露似珍珠。北风悄悄透帘幕,淡墨轻烟涨秋池。”茶叶如新月,白毫似珍珠。诗人在北风中品茗,茶香淡雅,秋池烟波浩渺。诗人通过茶叶的形态和茶汤的滋味,寄托了清廉淡泊的情怀。
上一篇:
茶香浓郁,沁人心脾
下一篇:
茶叶助推中国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