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正文

云南茶叶审评茶具实操训练

茶具认识

茶壶:根据材质可分为紫砂壶、陶瓷壶、玻璃壶等,不同材质的茶壶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茶杯:杯型多样,有盖无盖之分,用于盛放茶汤;茶滤:用于过滤茶渣,保证茶汤的清爽;茶碗:碗形较小,用于品尝茶汤,观察其色泽和香气。

审评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茶具的特性,确保茶具的清洁和使用保养,以避免影响茶叶审评结果。

茶叶冲泡

茶叶冲泡是影响茶汤品质的关键因素。该训练包括对冲泡水温、注水方式、浸泡时间等冲泡参数的控制和掌握。通过反复实践,审评人员能够熟练冲泡出符合标准的茶汤,为茶叶感官评判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温:不同茶类对水温要求不同,绿茶适宜低温冲泡,乌龙茶适宜中温冲泡,红茶适宜高温冲泡;注水方式:注水速度和力度会影响茶叶的浸出情况,需要根据不同茶类调整;浸泡时间:浸泡时间过短,茶味淡薄;浸泡时间过长,茶味苦涩,需要根据茶叶类型和冲泡水温合理控制。

审评人员需要掌握不同茶类的冲泡工艺,根据茶叶特性调整冲泡参数,以展现茶叶的最佳品质。

茶汤感官评价

茶汤感官评价是茶叶审评的核心内容,该训练包括对茶汤外观、香气、滋味、汤感、叶底等感官指标的综合评价。通过感官训练,审评人员能够准确感知茶汤的各项品质特征,并作出专业的评判。

外观:观察茶汤的色泽、清澈度和亮度;香气:闻茶汤散发出的香气,辨别其香型、香气强度和持久性;滋味:品尝茶汤的味道,分辨其鲜爽、醇厚、甘甜、苦涩等口味;汤感:感受茶汤在口腔中的触感,包括顺滑感、饱满感和收敛感;叶底:观察冲泡后的茶叶,判断其色泽、形态和嫩度。

审评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感官和丰富的茶汤审评经验,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评价茶汤品质。

评语撰写

评语撰写是茶叶审评的最后环节,该训练包括对茶汤品质特征的总结和描述,以及对茶叶等级、品质和市场价值的综合评价。通过评语撰写,审评人员能够将感官评价结果转化为文字表达,为茶叶品质管理和市场交易提供依据。

总结品质特征:归纳茶汤外观、香气、滋味、汤感、叶底等方面的特点;描述评语:采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茶汤的品质,突出其优点和不足;综合评价:根据感官评价结果,综合评定茶叶的等级、品质和市场价值,提出改进建议。

审评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对茶叶市场的深入了解,才能撰写出专业而全面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