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 >  正文

碧螺春,洞庭碧螺春的特产茶

大茶壶·网媒

碧螺春,洞庭碧螺春的特产茶

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故又称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叶细嫩,外形卷曲似螺,浑身披毫,色泽碧绿,香气清幽,滋味鲜爽甘醇,素有“碧螺春,茶中珍品”之誉。

一、碧螺春的历史

碧螺春的栽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唐代诗人陆羽在《茶经》中曾提到:“吴中嘉兴碧螺春,茶中之绝品。”这说明在唐代,碧螺春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宋代,碧螺春更是名声大噪,成为皇室贡品。到了清代,碧螺春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并开始远销海外。如今,碧螺春已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二、碧螺春的产地

碧螺春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一带。洞庭山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仅12米。洞庭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碧螺春的生长。碧螺春茶叶主要分布在洞庭山的东坡、南坡和西坡,其中以东坡的茶叶品质最佳。

三、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炒制、干燥等工序。

采摘:碧螺春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时,要选择鲜嫩的茶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并要避开雨天和露水天。

萎凋:采摘后的茶叶要进行萎凋,萎凋是为了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挥发出来。萎凋一般在阳光下进行,时间为1-2天。

揉捻:萎凋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揉捻是为了使茶叶中的细胞破碎,使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析出。揉捻一般用手工进行,也可以用机器揉捻。

炒制: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炒制,炒制是为了使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蒸发,使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更加浓郁。炒制一般用手工进行,也可以用机器炒制。

干燥:炒制后的茶叶要进行干燥,干燥是为了使茶叶中的水分完全蒸发,使茶叶便于保存。干燥一般在阳光下进行,也可以用机器干燥。

四、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碧螺春茶叶细嫩,外形卷曲似螺,浑身披毫,色泽碧绿,香气清幽,滋味鲜爽甘醇。碧螺春的香气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其香气清幽持久,沁人心脾。碧螺春的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碧螺春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碧螺春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其中包括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等。

五、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碧螺春的冲泡方法比较简单,一般用玻璃杯或盖碗冲泡。冲泡时,先用热水将玻璃杯或盖碗烫洗一遍,然后放入适量的碧螺春茶叶。接着,再倒入热水,水温以85-90℃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时间太短,茶叶中的香气和滋味物质无法充分析出;时间太长,茶叶中的苦涩味会析出。冲泡后的碧螺春茶汤碧绿清澈,香气清幽,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