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正文

易县茶香四溢 品鉴佳茗

大茶壶·网媒

易县茶香四溢,品鉴佳茗

易县,古称中山国,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易水河畔,茶树葱茏,芬芳四溢。当地茶农精益求精,采茶制茶,传承着千年茶道技艺。

■ 茶香飘逸,沁人心脾

易县茶香,源自独特的地理环境。易水河畔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日照充足,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茶园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清幽的茶香,沁人心脾。

每年清明前后,茶农们便开始采摘茶叶。嫩绿的芽头,经过手工采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鲜美。采摘后,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干燥等工艺,香气进一步激发。

冲泡一杯易县茶,茶香四溢,香气馥郁。茶汤清澈透亮,色泽金黄,汤底醇厚回甘。细细品味,齿颊留香,茶香在口腔中萦绕,令人心旷神怡。

■ 茶韵悠长,耐人寻味

易县茶不仅香气怡人,更以其韵味悠长而著称。一杯好的易县茶,茶汤醇厚,回味无穷。

冲泡后的茶叶,浸泡时间越长,茶叶中的内含物逐渐释放,汤色逐渐加深。茶汤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了丰富的风味物质。

细细品味,茶汤中既有清甜的果香,又有淡淡的青草味。回味中,茶香逐渐转变为一种甘甜,在喉间久久徘徊。茶韵悠长,耐人寻味,难怪古人有“啜苦咽甘,心旷神怡”之说。

■ 茶道文化,源远流长

易县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道礼仪精益求精。从采茶、制茶到品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传统的仪式感。

茶农采茶时,讲究“采三拣四”,即采摘前三叶,舍弃第四叶。采摘后的茶叶,经由萎凋、揉捻、干燥等工艺精心制作,每一步骤都一丝不苟。

冲泡易县茶,也有着严格的程序。茶具要干净整洁,水温要适宜。冲泡时,先用热水略烫茶具,去除异味。然后,置茶入壶,缓缓注水,使茶叶充分浸泡。茶汤倒入杯中,品茶人举杯轻嗅,细细品味茶香汤色。

易县茶道文化,不仅体现了茶人的饮茶之道,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茶叶品质,中外赞誉

易县茶叶品质优异,中外赞誉有加。历史上,易县茶曾作为贡茶进献朝廷,深受帝王青睐。明清时期,易县茶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代表。

如今,易县茶已成为中国茶叶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地茶叶企业积极创新,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易县茶香飘万里,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