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茶叶国家标准

大茶壶·网媒

中国茶叶国家标准:茶文化的延伸

简介

中国茶叶国家标准(GB/T 19396-2014)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茶叶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运输、销售等方面制定的强制性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茶叶行业,保障茶叶质量,促进茶文化发展。

分类与等级

质量指标

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制定了统一的茶叶检验方法,确保茶叶质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检验方法包括感官评审法、理化分析法和安全检测法。感官评审法由训练有素的评委对茶叶的感官指标进行评价;理化分析法采用科学仪器对茶叶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安全检测法采用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茶叶的安全指标进行检验。

包装与运输

国家标准规定了茶叶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运输条件。茶叶应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防止茶叶受潮、变质和污染。茶叶应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条件下运输,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贮藏与保质期

国家标准对茶叶的贮藏条件和保质期做出规定。茶叶应贮藏在干燥、通风、无异味、避光处。绿茶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红茶和乌龙茶的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

标签与标识

国家标准规定了茶叶标签和标识的内容。茶叶标签应标注茶叶的名称、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生产企业等信息。标识应醒目、清晰,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